- 欢迎访问浙江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教育考试院www.zjzs.net为准。
如果想要详细的押题资料,可以添加【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共同交流探讨
组织行为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组织行为学 选择题常考知识点汇总
1.直接影响活动效果,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2.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自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了闻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
3.菲德勒模式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喜爱、忠诚和愿意追随的程度
4.领导者究竟要选择哪种领导方式,除了要考虑下级的个性特点因素,还要考虑的另一因素是环境
5.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弗鲁姆
6.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7.马斯洛认为人的挺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
8.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个体有时会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行为倾向称为从众行为。
个人智力水平越高,自信心越强,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相对越小。个人智力水平越低,从众行为就越明显。
9.“途径---目标”理论属于领导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管理并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适用的"好的"或"不好的"管理方法,一切都必须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以组织的任务,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特点以及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而定
10.在人们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称之为晕轮效应
11.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政治性价值观
12沟通模式中,信息传递速度快的话的是链式
13.属于个性倾向性的因素有哪些?
14.在勒温的组织变革程序中,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将所期望的新态度和新行为长久保持下去,这一阶段,叫做冻结
15.群体内当双方的冲突经过协商和仲裁都不能解决时,由上级主管部门作出裁决,强迫冲突双方执行命令的方法称为权威解决法
16.领导行为四分图列出了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并被最后归纳为“抓组织”,“关心人”
17.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8.关于激励的双因素理论中,工资被认为只是保健因素,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
19.当某些人在受到挫折而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嚎啕大哭或装病不起来,称为倒退。应付挫折的根本点就是发展建设性行为,减少破坏性行为。
20.性格具有社会意义,有好坏之分,反映了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而气质不具有社会意义,没有好坏之分。
21.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
23.对群体绩效起积极作用的角色是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
24.在激励理论分类中,期望理论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
25.工作满意度与员工流动率之间是负相关的。.
26.一个组织内聚力越高,不一定就越能提高生产率。
27.自我管理型团队的成员一般学习了广泛的相关技能,这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地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
28.从沟通的渠道来看,可以将信息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29.在马路上围观车祸的一群人不是群体。
30.矩阵制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一个工作人员只接受一个部门领导的管理原则,使企业组织结构形成了一种纵横结合的联系。
31.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软性管理为主
32.群体压力主要通过群体规范来维持。
33.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的生产率之间关系复杂。
34.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采用异质结构的群体更好。
35.直线职能制是一种适合中小企业采用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组织行为学 多项选择题、主观题常考知识点汇总2
1、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群体: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我。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
3、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
谈判是当事人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持各自利益进行的协商过程。
压力是指人对于外部情境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它导致组织的参与者的生理,心理或行为上的变化。
挫折是指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4、态度与个性的区别:a、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b、态度不能直接观察,只能从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及动作中去推测。而个性,彼此很熟悉的人们之间,就象认识别人的面貌一样,也认识到别人的心理面貌,很容易在熟人中把彼此不同的心理面貌区别开来。c、特点不同。态度具有两极性和间接性。个性具有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d、影响因素不同。态度受社会因素个性因素态度系统特性因素的制约。个性受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5、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领导是率领,引导和影响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6、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是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活动。
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7、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有如下功能:群体支柱的功能,评价准则的功能,对物质成员的约束功能,行为矫正功能。
8、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从事的工作和担任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
职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职业生涯开发指为了达到职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开发性活动。
9、知觉错误表现在:a、知觉防御即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b、晕轮效应即指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
印象。c、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挺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对后来对该对象起着强烈的影响。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也有着强烈的影响这就是近因效应。d、定型效应即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
1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但不是研究人的一般的行为规律,而是集中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规律.
11、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关于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来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管理方格理论的五种典型领导方式的特点:a、贫困型管理对职工和生产几乎都莫不关心,只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饿工作。
b、任务第1型的管理领导作风非常专利,领导集中注意于对生产任务和作业效率的要求,注重于计划,指导和控制职工的工作活动。
以完成组织的目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很少注意职工的发展和士气。c、俱乐部型的管理主管人员很少甚至不关心生产,而只关心人。
d、团对式管理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努力使职工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最有效的结合,注意使职工了解组织的目标,关心工作成果。
e、中间型管理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虽然都不算高,但能保持平衡。
13、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群体。
团体与群体的差异:a、领导权。团队中领导者的角色是共享的,而群体通常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领导。b、责任的承担。在团队中既可
由个人承担责任,也可共同承担责任,而群体则主要一个人承担责任为基础。c、目标。团队的工作指向一个具体的目标,而群体的目标常与组织的使命相同。d、工作产品。团队提供的是集体化的工作产品,而群体则提供个人的工作产品。e、沟通。团队鼓励开放式讨论和积极地解决问题的聚会,而群体则试图强调会议的效率。f、有效性。在团队中,对于工作成绩的衡量是以直接评估其集体工作产品来进行的,而群体是间接地通过对他人的影响来衡量其有效性。g、工作风格。团队也进行讨论,决策和授权,但工作是成员一起完成的,而群体在讨论决策,授权的基础上单个进行工作。
特征:目标明确;界限分明;角色分工;对于共同目标的承诺;领导和结构;责任心;公平的绩效评估;相互信任。
14、现代化的管理中建立的管理制度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的。
15、人的行为的共同特征:自发性;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的;可改变的。
16、性格差异的应用原则:性格顺应原则;性格互补原则。
17、共同活动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工作时,其他人也在一旁所产生的助长或抑制的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的这一现象。
观众效应指当一个人工作时,有一个或几个旁观者在一起观察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助长或抑制的作用。
社会抑制作用指在一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的这一现象。
18、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19、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期望理论——罗姆;强化理论——斯金纳;ERG理论——奥德弗;综合激励模式——罗伯特·豪斯
20、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提喻法、方案前提分析法、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
2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22、积极性的本源是需要。
23、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
24、工作扩大化是横向地扩大工人的工作范围,使一个工人所做工作种类更为多样化,每个工人除了担负原来自己所做的工种外,还扩大担负他的上、下工序原来由其他人所做的工种。
工作专业化是指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把工作分解为许多很小的单一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操作内容及操作程序,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激励,使工作保持高效率。
工作轮换是指工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轮换操作。
工作丰富化是指通过增加工作内容本身挑战性、自觉性、责任和成就等激励因素,提高人们对工作的积极性,获得
更高的工作成绩和效果。
25、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所要进行的行为的过程,即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向定方向发展的,如何能使这个行为保持下去,以及怎样结束行为的发展过程。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及其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的理论。
26、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
27、情感型的个性特征:情绪易波动,并左右行动
外向型的个性特征: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行为
独立型的个性特征:独立性强,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易受外来因素所干扰,在紧急和困难的情况下镇静自如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内向型的个性特征:不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行为,与人交往显得沉静而孤僻。
顺从型的个性特征:独立性差,易接受暗示,不加批判地按照别人的意旨办事,在紧急情况下表现的惊慌失措。
28、最早进行领导方式的研究者是——勒温
29、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持有的评价与行为的倾向。
30、信息沟通的形式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1、组织的基本作用:人力汇集作用人力放大作用
32、个人能否体验的到工作压力取决于:知觉、经历、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人际关系等。
33、组织气氛的和谐性包括:⑴组织成员的认同感;⑵组织成员的协同感;⑶组织成员参与意识的强弱;⑷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34、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35、人际关系的分类: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可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可分为——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36、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⑴更富挑战性的工作;⑵公平的报酬;⑶公正的晋升;⑷支持性的工作环境;⑸工作团队;⑹上级的管理;⑺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37、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代表性理论:需要层次论;E·R·G论;成就需要论和双因素论
38、人的能力的差异表现在:⑴能力的水平差异⑵能力的类型差异⑶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39、组织变革的阻力:⑴来自观念的阻力;⑵来自地位的阻力;⑶来自经济的阻力;⑷来自习惯的阻力;⑸来自社会方面的阻力。减少组织变革的阻力的措施:教育;参与;促进与支持;奖惩;利用群体动力;力场分析
40、信息沟通的原则:明确完整性在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信息沟通的要求:⑴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⑵沟通的内容要确切;⑶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信任并建立起感情;⑷提倡平行沟通;⑸提倡直接沟通;⑹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41、领导者的领导艺术表现在:⑴待人艺术⑵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42、公平理论的内容:亚当斯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 对值影响,而且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比率做比较,如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这种比较过程还包括同本人的历史的贡献报酬比率做比较,可用公式表示:
在管理上的启示:⑴公平奖励职工⑵加强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⑶教育组织成员正确选择比较对象和认识不公平想象。
47.途径-目标理论提出的四种领导方式:1)支持型2)参与型3)指导型4)以成就为目的的领导方式
48.社会知觉的分类: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49.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基本的激励需要:1)对权力的需要2)对归属和社交的需要3)
50.群体内聚力在群体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1)满意感2)沟通3)敌意4)生产率5)对改革的阻碍6)群体意识
51.组织文化的功能: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功能
52.气质应用原则:气质绝 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53.冲突的来源的因素:1)沟通因素2)结构因素包括规模.参与.角色冲突.奖酬制度.资源的有限性.全力3)个人行为因素
54.影响知觉选择的主观因素:需要和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经验知识
55.沸洛伊德的个性理论:他认为人性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寻求满足,它是个性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生来就有的,自我考虑到现实环境的限制。超我则按社会规范来衡量是非善恶。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不是分立的,乃是相互彼此相互作用而构成人的个性整体
56.人体在群体中获得需要和满足: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
57.建立学习型组织所进行的五项“修炼”的内容:1)自我超越,就是不断的认识自己,认识外界的变化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58.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9.组织行为学形成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60.群体决策的优越性:1)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
2)有利于调动更多的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61.谈判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合法,事人有别,信用原则
62.团队的基本特征:目标明确;界限不明;角色分工;对共同目标的承诺;领导和结构;责任心;公平的绩效评估;互相信任
63.个性理论如何在管理中应用:1)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工作成就。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人的个性特点配备不同的工作岗位,使尽其才,提高人们的工作成就感2)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健康水平3)提高管理水平
6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区别: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而非正式群体是组织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他们可能是因为住得近.有共同的兴趣.能互相满足而结成伙伴
65.强化理论的基本思想:热别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只有创造和改变外部环境,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内容:积极强化;惩罚;消极强化(逃避性学习);衰减
66.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别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
人际关系的特点: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多样性
功能:生产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联络感情;交流信息
67.信息沟通的方法:发布指示;会议制度;个别交谈;建立信息沟通网络
68.个性的特点: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69.冲突与竞争的区别: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而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实质上竞争和冲突的区别在于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70.ERG理论的内容: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本需要
71.工作设计的作用:1)能减少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劳动和不良效应2)有利于建立整体性的工作系统
3)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72.组织变革的内容:1)以人员为中心的变革2)以任务.技术为中心的变革3)以组织变革为中心的变革4)以适应组织环境为中心的变革
73.职业生涯设计和开发的涵义:职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它们是一种个人或组织对前途的展望。
74.组织文化的有效的建设方法:示范法;激励法;感染法;自我教育法;灌输法;定向引导法
75.在管理中运用强化理论改造人的行为方式:积极强化;惩罚;消极强化(逃避性学习);衰减
76.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包括谈话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77.领导艺术的含义: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
特点:随机性;经验性;多样性;创造性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