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江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教育考试院www.zjzs.net为准。
如果想要详细的押题资料,可以添加【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共同交流探讨
训诂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第1部分
1. ”训诂 ”的提出
章太炎 (章炳麟) 首先提出 “中国语言文字学 ”这个名称, 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 文字、 音韵、训诂 三个方面。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 “小学 ”。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面材料 (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学界对于汉语 语法 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 19 世纪末的 《马氏文通》 方开始。
我们知道,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这些研究更多
的将现代的研究方法和古代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与西方的研究接轨。名称改变的同时,方法理论也进步了
2. ”训诂 ”的含义
训诂学是从 语义 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 从汉代 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 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的工作。叫做 “训诂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 《毛诗诂训传》 。
“训诂 ”与“诂训 ”无别。到底什么是 “训诂 ”或“诂训 ”,唐代的训诂学家 孔颖达 在《诗经 ·周南 ·关雎》中分别作了解释。
(1)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
如:《尔雅 ·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方言,也用当时的通行语言进行解释,也是 “诂”。比如:《诗经释文》 : “楚人名火曰燥,齐人曰毁,吴人曰 (hui3) . ”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
是”诂”。
(2)“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 “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一般是用较多的词语去起到疏通文意的作用。包括对词的具体的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等。 所以它解释的对象不但有词语, 还有句子、 段落甚至整篇文字。
黄侃 先生用训诂学中的 声训 的方式来解释两个字的意思, 即,“诂“就是 “故 ”,“本来 ”的意思; “训”就是 “顺”,“引 申”的意思 。
郭在贻先生认为 许慎 和段玉裁 对“训诂 ”二字的理解比较剴 kǎi 切(切中事理):
《说文》: “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说文》: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 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3、训诂学的发展
(1)汉代
训诂学在 汉代 的时候已经很发达, 《说文解字》 《尔雅》《释名》先后产生。但最初的训诂,包括我们古代的小学
中的文字、音韵也是一样,都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只是一种附属于古代典籍而随文释义的专门工作。所以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当时的训诂资料,一般存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中。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典籍,不但包括
注音、释句、释段,还包括阐发思想观点,说明修辞手法。后两者不属于语言文字的研究范围了。
后来人们把这些典籍中的注释抽出来, 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编纂就形成了一种与字典和词典相类似的训诂专书。
比如《尔雅》和《说文解字》 。这样,训诂学的一些材料通过联系和比较,归纳和整理,就变得越来越系统化了。
(2)清代
清代之前,训诂就是以注释书和训诂专书(工具书)的形式存在着。到清代,它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清代的训诂学有 两个 派别:
一派以 惠栋、江声 为代表,称之为 “钩沉 ”之学。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另一派以 戴震 为代表的 “创新 ”之学。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提出了不少训诂的新理论。清代的段玉裁、王
念孙、王引之、 俞樾等都属于这一派中的佼佼者。 他们对于训诂的卓越贡献, 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进行具体的介绍。
可见,在清代以前,训诂是一个内涵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和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等等混杂在一
起,没有明确的分工;清代以后,它逐渐独立出来,与文字学、音韵学并列成为传统的 “小学 ”的一个独立门类。
4、训诂与文字、音韵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曾经讨论过 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的关系。那么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1)文字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子几千年变化很小,使我们后代的人能通过它来研究古代的语言。传统的文字学,主
要是通过字形来辨明音、义。古代的 “六书 ”就是文字学研究出来的一个重要成果。
提问:何谓 “六书 ”?
训诂和训诂学
(2)音韵学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一种语言可能没有文字,但不可能没有音和义 。所以语言和文字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研
究语言的时候也不能摒弃声音和意义。音韵方面,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训诂学
语义是汉语研究的核心。 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 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
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还涉及到语法和修辞。
简单一点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着重于义。古代的小学研究多是为理解
古代文献服务的,所以语义的研究是核心,训诂是它们的着眼点。语音和字形的研究,都最终服务于语义的研究。
第二部分
1、释词和解句
2、辨析古书异例
(一)释词和解句
1.释词 :就是解释古书中字和词的含义,这是训诂学的 核心内容 。
黄侃: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 提问:字和词有什么区别?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首先要搞清楚 “关关 ”“雎鸠 ”“之”“洲”这样的词语的意思。
2.解句:解释整个句子的含义 ,常常涉及 语法 和修辞 。 (1)语法方面 : 例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这里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汉语语法上的问题,一个是语序,一个是“之” 。“何厌之有”是语序问题,按照今天的
顺序应该是“有何厌” ;“之”是一个代词,复指“何厌” 。 例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左传·僖公三十年)
这个句子如果搞不清语法关系,也会弄不懂句子的意思。 “为”是一个泛义的动词, “晋君”“赐”是“为”的两
个宾语。它们的语法关系如下:
为+晋君 +赐 V+O 间接 +O 直接
其他例子:
a.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后汉书·李膺传)
b.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 “须臾觉我。 ”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三国志·魏
书·武帝纪)
c.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d.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
e.玄谓诸少年曰: “吾为卿等走此女,何如?”客曰: “善。”乃投一符于水中,女便惊走。 (太平广记)
(2)修辞问题:
a.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杜甫:曲江对雨)
b.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 (杜牧:怀钟陵旧游)
c.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d.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杜甫:端午日赐衣)
e.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秋浦歌)
f.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g.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3.疑难字词解释示例 : 例 1: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棲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爲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
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爲招。晝遊於茂樹,夕調乎酸醎。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 (《战
国策·楚策》 )
注:以其類為招:把黃雀的頸作爲彈射的目標。 類:當為“頸”字之誤。 (用王念孫說,見《讀書雜志》 ) 招:
射擊的目標。
提问:王念孙是用什么方法找出 “頸”与“類” 、“招”和“的”渊源的?
例 2: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
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论衡·天论》 )
党:杨倞( jing4)说“党见,频见,言如朋党之多。 ”郭在贻评价说望文生训。
惠定说:“党见,犹所见也。 ”郭在贻评价说“于句意殊为扞( han4)格(抵触,格格不入) 。
王念孙:“余谓党,古倘字,倘者,或然之词。 ” 例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 ju4),以
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谿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贾谊:过秦论)
《说文》:敦,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
段注:皆责问之意。
郭在贻:谁可以读为敦,何读为呵,呵亦责问。
(二)辨析古书异例
何谓 “辨析古书异例 ”:
这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这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
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的。
代表: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
下面是郭在贻根据俞樾和黄侃的书,将古书中一些主要的异例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1.倒文 : (1)句中倒字:令尹子瑕言蹶由于楚子,曰: “彼何罪?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舍前之忿可也。 ”乃归
蹶由。(左传·昭公十九年)
(2)倒字叶韵: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诗经·小雅·节南山)
(3)倒句: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 (左传·闵公二年)
(4)倒序: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尚书·立政)
2.省文:注意这种省略在现代汉语里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1)蒙上省: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楚人)奔, (吴人)食而从之。 (左传·定公四年)
(2)因下省: 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九月(蟋蟀)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3)语急省略: 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 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 “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
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 君之惠也。所获多矣, (不)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 ”(左传·庄
公二十二年)
(4)以疏略而省 :沽酒(不饮)市脯不食(论语·乡党)
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马百匹,牛百头) ,齐师乃还。(左传·襄公二年)
(5)二人之辞而省曰字 :
子曰: “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 “未也。 ”(子曰: )“居,吾语汝。 ”(论语 ·阳货)
3.复文:
(1)同义字复用 :
两字一义: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九歌·东君)
三字一义:
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览相观于四极兮。 (离骚)
虽未能充裕,略颇稍给。 (汉书·王莽传)
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妇病行)
容貌姿美,有殊于众。 (三国志·魏书)
(2)复句 :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梁惠王上)
(3)两字义类相同牵连用之而复 :指偏义复词(如今之 “国家 ”)
大夫不得造车马。 (礼记·玉藻)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史记·刺客列传)
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史记·仓公列传)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
昼夜勤作息,伶俜( ping1)萦孤苦。(同上)
(4)语词叠用 :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畝。 (诗经·大雅·绵)
曾是强御(强横) ,曾是掊克( pou2,聚敛),曾是在位,曾是在服。 (又,大雅·荡)
(5)一人之辞加曰字 :
怀其远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论语·阳货)
4.变文 : (1)用字错综 :
迅雷风烈必变。 (论语·乡党)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 (淮南子·主术)
按:郭在贻认为 “木茂与疾风相俪偶, 顺言当茂木, 不曰茂木而曰木, 亦属错综之例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韩愈:罗池庙碑)
(2)连类并称 :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离娄下)
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孟子·告子下)
(3)变文叶韵: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经·鄘风·柏舟)
(4)上下文变换虚字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孟子·离娄下)
(原文是:孟子曰: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 武王不泄(狎,轻侮)迩,不忘远。 ) (5)句中或人名种用助字: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诗经·邶风·匏—— pao2,葫芦的一种——有苦叶)
介之推不言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补充:训诂在清代虽然发展到顶峰,词义的研究和音韵的研究也已经结合得非常完美,但由于古人没有语法的观念,
所以有些解释还是望文生义或随文释义,我们今人训诂,还需要把语法的观念带到我们的词义研究中来,这样才是真
正现代的训诂学。
第三部分
指导语文教学 、指导古籍整理 、指导辞书编纂
(一)指导语文教学
1.指导我们确认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
词义是变化发展的,在阅读古书时我们不能以今律古,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语言的变化。训诂学的成果可以帮
助我们确认古代词语的意义。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 “嗜”的古字)食,和于身。 (触龙说赵太后)
误: “少益 ”:有的解释为 “稍稍更加 ”,“和于身 ”有的解释为 “使身体舒适 ”。
正: “少”和 “益”同义并列复合词, “益”也是 “稍”。“和于身 ”的“和”是错字,应该是 “知于身 ”
2.帮助我们裁断歧说,决定取舍,避免盲从 :
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虏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 “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
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
说法一:略略听到(误解) 说法二:暗中听到(正解)
3.帮助我们弥补课本或选本注释方面的不足 :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
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保”不是 “保守 ”的意思,而是 “依恃、凭仗 ”之义。
类似例子, “保”都解释为 “恃”:
保厥美以骄傲兮。 (离骚)
保君父之命。 (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可以帮助我们匡正课本或选本里的误注之处 。
a.不获世之滋垢,皭 (ji ào 洁白貌 )然泥而不滓(污染,玷污)者也。 (屈原列传)
“获”,相当于“辱” “污”的意思。
b.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
“遽”不解释为“就” ,应该是“何”的意思。
5.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陌上桑)
“盈盈”和“冉冉”都是缓慢的样子。原因是“盈”是“ ? ”的假借,“冉冉”假借“冘冘( yin2)”。
(二)指导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包括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和翻译。
1.训诂与校勘
“触龙 ”之例
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 (墨子·小取)
有两种说法:
a.毕沅:举也之也疑衍。 b.王念孙:《墨子》通书以也为他,举他物以明此物,谓之譬。
2.训诂与标点 :
异传曰:济为领军,其妇梦见亡儿涕泣曰: “死生异路,我生时为卿相子孙,今在地下为泰山伍伯,憔悴困辱,
不可复言。今太庙西讴士孙阿,今见召为泰山令,原母为白侯,属阿令转我得乐处。 ”言讫,母忽然惊寤,明日以白
济。济曰: “梦为尔耳,不足怪也。 ”明日暮,复梦曰: “我来迎新君,止在庙下。未发之顷,暂得来归。新君明日日
中当发,临发多事,不复得归,永辞於此。侯气强,难感悟,故自诉於母,原重启侯,何惜不一试验之? ”遂道阿之
形状, 言甚备悉。 天明, 母重启侯: “虽云梦不足怪, 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 ”济乃遣人诣太庙下,推问孙阿,
果得之,形状证验悉如儿言。济涕泣曰: “几负吾儿! ”於是乃见孙阿,具语其事。阿不惧当死,而喜得为泰山令,惟
恐济言不信也。曰: “若如节下言,阿之原也。不知贤子欲得何职? ”济曰: “随地下乐者与之。 ”阿曰: “辄当奉教。 ”
乃厚赏之,言讫遣还。济欲速知其验,从领军门至庙下,十步安一人,以传阿消息。辰时传阿心痛,巳时传阿剧,日
第三部分
中传阿亡。济泣曰: “虽哀吾儿之不幸,且喜亡者有知。 ”后月馀,儿复来语母曰: “已得转为录事矣。 ”迁太尉
2.训诂与注释:
a.靖郭君善劑貌辨。劑貌辨之為人也多疵,門人弗說。士尉以証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孟嘗君又竊
以諫,靖郭君大怒曰: “剗(同“鏟” )而類,揆吾家。苟可傔( qian4 满足)劑貌辨者,吾無辭為之。 ”於是舍之上
舍,令長子御,旦暮進食。數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於宣王,辭而之薛,與劑貌辨俱留。無幾何,
劑貌辨辭而行,請見宣王。靖郭君曰: “王之不說嬰甚,公往必得死焉。 ”劑貌辨曰: “固不求生也,請必行。 ”靖郭君
不能止。劑貌辨行至齊,宣王聞之,藏怒以待之。劑貌辨見宣王,王曰: “子,靖郭君之所聽愛夫! ”
劑貌辨曰:“愛則有之,聽則無有。王之方為太子之時,辨謂靖郭君曰: ‘太子相不仁,過頤豕視,若是者信反。
不若廢太子,更立衛姬嬰兒郊師。 ’靖郭君泣而曰: ‘不可,吾不忍也。 ’若聽辨而為之,必無今日之患也。此為一。
至於薛,昭陽請以數倍之地易薛,辨又曰: ‘必聽之。’靖郭君曰: ‘受薛於先王,雖惡於後王,吾獨謂先王何乎!且
先王之廟在薛,吾豈可以先王之廟與楚乎! ’又不肯聽辨。此為二。 ”宣王大息,動於顏色,曰: “靖郭君之於寡人一
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劑貌辨對曰: “敬諾。”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劍,宣王
自迎靖郭君於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請相之。靖郭君辭,不得已而受。七日,謝病強辭。靖郭君辭不得,三日
而聽。當是時,靖郭君可謂能自知人。
b.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红楼梦, 2)
“僵”的意义有: 1.倒下。 2.指躺卧。 3.毙,死。 4.僵硬,不活动。 5.谓表情动作呆滞。 6.谓收敛笑容,使表情严肃。
7.谓事情难于处理或无法转圜。 8.通“ 彊 ”。
有的词典把这个例子里的“僵”解释为“僵硬,不活动”如《汉语大辞典》解释三国魏曹冏的《六代论》 :“百足
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衆也” ,就选了上面的第 4 个义项。
实际上这里的“僵”应解释为“倒下” ,相当于“仆(前仆后继) ”“偾( fen4)”“踣( bo2)”“偃( yan3,偃旗息
鼓)”。跟这个词类似的还有“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毙” ,也容易产生误解。
4.训诂与翻译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翻译有信、达、雅之说,其中 “信”在第1位,即正确、准确之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训诂的修养。
(三)指导辞书编纂
1.纠正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 :
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 (韩偓 wo4:清兴)
《中文大辞典》说“摘索”是“索取”的意思。误。
当为“离索” “萧条冷落”之意。
理由:首先, “摘索”当与“阴沉”两句当构成对偶,都是形容性的词语, “摘索”不宜看作动词“索取”之意;
其次,“摘”有“离”之意,有不少例句。
前面我们举的《汉语大词典》的错误同此。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